想来点轻松的赚钱门路吗?我看你骨骼清奇……咳咳,我看你每天反正离不开手机,闲着也是闲着,要不,刷刷视频、玩玩游戏、转发点链接,赚点外快?
不相信世上有这么“不负手机不负钱”的活儿?那你打开应用商店看看呗。你搜“躺赚”“玩赚”“花式闯关赚”,绝对能找到一大堆这样的“赚钱APP”。其中还不乏下载量以千万计的App。
资料图,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“赚钱App”广告推广无孔不入
在玩游戏、刷微博、看短视频时,不少用户都曾看到过植入的“赚钱APP”广告。这些广告的宣传语无不强调,只要利用零散时间在赚钱类App上进行简单操作,就可以获取相当丰厚的收益。低投入高回报的诱惑,吸引不少用户点击广告链接下载软件。
另外,在社交网络和网络论坛上,关于APP如何“赚钱”的经验贴随处可见,这些文章大多以诱惑性文字为标题,打着分享经验的幌子为APP做推广,鼓励人下载使用。一些APP还鼓励用户拉人头发展下线、赚取佣金,这一模式引发不少人的质疑。
除去铺天盖地的植入广告和“软”推广,人与人之间的实际关系网也成为“赚钱APP”借助传播的工具。在社交软件上,不少手机用户都收到过好友发来的推广链接,如点击链接下载一些软件。不少App在吸引用户点击下载后,又会以诸如“成功推荐亲朋好友得奖励”之类的诱惑,吸引用户向身边亲友介绍“拉新”,加速了此类App的“跨圈”传播。
资料图,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赚钱背后“套路”多,可能被套取个人隐私
实际上通过App赚钱真的没有那么简单。从注册使用到现金提现,整个过程圈套重重,一不留神,不仅白费功夫,还可能被“坑”。
有不少用户吐槽,获得的回报与付出的时间精力,不成正比。而且此类App大多都设置较高的提现门槛,难以兑现宣传时的承诺。还有一些平台鼓励用户拉人头发展下线,否则影响提现,备受质疑。
更让人气愤的是,忙活半天没把钱提出来,还可能把自己个人信息给“卖”了。大学生小萱曾经是一款游戏类“赚钱APP”的用户,后因任务的不合理没两天就选择了放弃。但在下载App之后一两个月,小萱开始频繁接到骚扰电话,内容大多与网贷或“刷单”相关。回忆起最近的经历,赚钱类App成了最后锁定的问题来源。小萱表示:“在注册用户时,我填了真实姓名、手机号、身份证号和个人地址来通过实名认证,明显是这个App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。”
所谓“能赚钱的App”,基本上都是强制看广告
改头换面花样频出,监管仍需跟进
新华网记者之前调查发现,虽然相关部门已在进行查处,但各类“赚钱APP”仍层出不穷,频繁在网络上打广告,吸引大量用户下载安装。
记者检索此前曾被点名的几款APP,发现不少APP原来的名字已经检索不到,但是采用改头换面的方式,更换应用图标,名称后加“畅聊版”“极速版”等方式,仍然存在于各大应用市场上。
记者在多个手机应用市场中看到,一些“赚钱APP”花样更新,“赚钱”的名目变得更多。除了此前报道中提到的看新闻、刷视频、打字、走路等方式,看小说、转发文章、问卷调查、甚至是睡觉“赚钱”,模式层出不穷。
某“赚钱APP”截图
“赚钱APP”将目标转向老年人群体
割不动年轻人的“韭菜”后,“赚钱APP”又将目标转向了老年人群体。在努力消除老年人“数字鸿沟”的同时,还要引导老年人提高防范意识,莫让老年人成为“赚钱APP”的“韭菜”。
据《北京日报》报道,最近不少老年人沉迷于刷手机做“任务”赚钱,然而操作中总是绕不开看广告,标榜的高收益难以兑现,还面临个人信息泄露,越来越多老年人沦为网络江湖的“韭菜”。
“老年人之所以容易成为网络江湖的‘韭菜’,有着多方面的原因。”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,由于老年人接触智能手机相对较晚,对于网上信息难辨真伪,面对“数字鸿沟”往往倍感无助,而通常又会把钱看得很重,结果很容易被一些噱头诱导或欺骗,落入某些APP设下的圈套。
“老年人一旦陷入其中,不仅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,还可能带来很多潜在风险。比如,在绑定微信或银行卡的过程中暴露自己的财务信息,通过无意中授权读取相册或通讯录等造成隐私泄漏。”在朱巍看来,要想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,除了提醒老年人多加防范以外,还需要相关部门完善标准,加强监管,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,加大曝光和处置力度。
为了获得88元红包,居然要买够570元的商品
鼓励发展“下线”涉嫌传销,社会呼吁行业监管
有律师表示,“赚钱APP”目前还处于法律真空之下,没有资质保证,游走于监管的灰色地带。如果不通过立法去规范这类行为,可能会由此引发违法犯罪行为。
其中,有部分赚钱类App存在鼓励发展“下线”,使老用户、新用户之间构成上下层级的现象。而参加者本人则直接以间接发展的“下线”人数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,形成了“金钱链”。这些披着“赚钱”外衣的奖励模式与传销的构成要件相似,容易使用户不知不觉中被卷入传销的漩涡。
同时,在“赚钱APP”中还存在虚假广告宣传的问题。专家表示,赚钱类软件如果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、误导消费者,已违反广告法的相关规定。
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建议,继续加大对“赚钱APP”不规范行为的处罚力度。此外,应通过规范各大手机应用平台,进一步加强应用合规性的审核。
传统商业模式(纸媒/电信等)利润来自主营产品,靠更大的业务规模均摊成本实现盈利,产品和渠道是核心竞争力;互联网泡沫破裂后,针对互联网公司的投资评估逻辑发生了变化,从获取利益多少演变为创造价值大小。
如果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,全文传送门:
互联网+汽车,我们到底在讨论什么?(上)
本期将接着讨论,互联网企业如何创造价值,又遵循什么样的商业逻辑?
互联网创造价值的方式,是与传统经济结合孵化新的商业模式,也就是我们一直高频提及的“互联网+”,其核心路径如下。
改变场景:用技术创新提高商业效率改变供求:以商业效率获得行业地位改变生态:在新基础之上构造新生态
以Amazon为例来说明这一模式。亚马逊公司创立之初瞄准了书店市场。
传统线下书店进书、卖书,靠差价获利,靠规模化(连锁)扩大利润。
受到场地空间和租金限制,经营者需要自行拟定售卖清单,畅销书自然成为优质选择,由于并不完全清楚购书人,很难有针对性的进行上架,经营效率不高。
另一方面,从用户场景角度来说,有明确购书需求的用户往往找到最近的书店,凭经验找到目标分区,面对书架上密密麻麻的书脊,通过人肉扫描检视的方式找书。(当然捷径是直接问老板)
没有想买的那本书怎么办?换一家,附近都没有呢?放弃,大量需求得不到满足是显而易见的事。
相比之下,线上书店的购书方式使经营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。
首先,线上书店的服务器运营边界成本较线下书店有更明显的递减。
其次,产品种类不再受场地限制。
除畅销书外,亚马逊上有丰富的冷门书目,形成差异化策略:
畅销书以较低利润换取销量和新用户增长,冷门书作为潜在赢利点赚取利润,形成长尾效应。
进一步的,亚马逊可以继续通过降低畅销书售价,把更多用户拉到线上书店,挤压线下书店市场份额获得行业地。
而线下书店因为品类有限,只能通过降价让利挽留客户,难以持久。
核心的,亚马逊通过用户账号绑定、收集用户线上行为习惯,标签聚类后定向推送产品,提升流量成交效率。
同时通过推出新产品打造生态(Kindle/Kindle Fire/Fire TV..),从多场景覆盖更大范围的用户,长期积累数据,为广告变现和云计算等核心盈利业务提供基础平台。
那么问题是,Amazon作为一家以线上零售作为主营业务的企业,其大多数的利润却来自云计算,那么这样的一家公司,我们就很难单一的将其定义为沃尔玛一样的“零售公司”,或是IBM一样的IT公司。
依托业务A获取海量真实数据,而后基于数据利用,进行跨界整合,在业务B上获得利润,实现产品、营收分离,维持高速发展。
这是互联网公司的通用打法,也可能是互联网+产业的Guideline。
回到汽车行业,我们不妨做这样一种假设,当小米汽车推出9.9万电动车(或越来越多跨界造车推出售价低于BOM成本产品),作为其构建生态、获取用户数据的一种手段的时候,根正苗红汽车企业们,是否该有所反应,又应该如何反应?